三、石斑魚的生殖模式

大部分的石斑魚是屬於雌性先熟的雌雄同體(Protogynous hermaphrodites),代表石斑魚的生活史中,是雌性生殖線:卵巢先成熟,然後再經過自然的性轉變,而雄性生殖線的精巢再發育成熟。此種續發性的性轉變現象廣泛地存在石斑魚亞科,其性別顯然會因體型及年齡大小而不同。促成石斑魚亞科之先雌後雄的因素,至今尚不很清楚。大體而言,兩性之體型大小應有相當的重疊範圍,然而,卻有極少數種類之若干雌魚,似乎從未發生性轉變。

Epinephelus lanceolatus002  

目前台灣養殖最盛的瑪拉巴石斑魚,其產卵時間非常規律,通常是在傍晚5-8時之間。雄魚會熱烈地對雌魚表現出求偶的展示。開始時,雄魚會以側彎尾柄的姿態去接近雌魚,並以鰓蓋推擠正在往上游的雌魚,接著兩魚成對地往上游,直到水面下,兩魚的身體仍緊密的貼在一起,如此在水面下成雙成對地並游了數公尺至數十公尺,最後終於將頭部露出水面,尾柄激烈地顫動,兩魚同時產卵、排精。

整個產卵過程約歷經數分鐘至2小時不等,因個體而異。有時後,兩魚雖游到水面下卻沒有放卵、放精的情形亦有之,但會重覆相同的交配過程數次至十數次,尤其是體型較大的雌魚往往需要較多次數的交配行動才能成功。

每尾雌魚約可產1-7次的卵,每次可產出約200-500g的卵(估計約290-726×103.粒)。產卵的適水溫為22-26℃。受精卵為分離之浮性卵,無色透明而呈圓形,卵徑為0.88-0.96mm,油球徑0.19-0.22mm,卵膜腔狹窄,卵膜與卵黃均無特殊構造。孵化時間在24.5℃約需36小時。

此種成對的交配產卵方式可能廣泛地存在印度-太平洋種類(Indo-Pacific species)。相反地,許多大西洋的種類(如拿索石斑魚)則顯然不會成對產卵,而是成群地集體交配產卵。

石斑魚之孕卵數因種類及體型而異,通常一尾雌魚的孕卵數可超過100萬粒以上,但也有如青銅石斑魚(E. aeneus)高達1,200萬粒之多者。

石斑魚之繁殖季節一般是在春夏季節(有些可延至初秋,甚至終年產卵),時間會因緯度而異,即熱帶地區的種類產卵時間是在年最低水溫的季節,而隨著愈往極地地區則接近於當地的最高水溫。例如:台灣的瑪拉巴石斑魚之繁殖期為3-5月(林等, 1988),而較低緯度的泰國和較高緯度的日本,分別為9-11月及4-6月。Tucker, Jr.(1994)認為水溫及光週期可能為石斑魚產卵的重要因子,而其中又以水溫條件則更為重要。

此外,部分的石斑魚種類之生殖週期與月週期(Lunar cycle)有明顯的相關性,且在繁殖期有遷移至產卵場進行繁殖的習性,被選擇當作產卵場的大多具有兩大特色:一是在向海斜坡之珊瑚礁上方;其次是皆靠近深水域。上述地區較有利將受精卵往外海輸送擴散,以利後代子孫的繁衍。

四、人工繁殖

石斑魚的種苗生產技術成熟主要歸功於種魚的自然產卵與受精及餌料生物的大量培養等關鍵技術之確立。以瑪拉巴石斑魚而言,從種魚養成,經自然產卵、育苗、養成等階段,可說已達到「完全養殖」的產業目標。目前台灣的海水魚養殖業者已專業分工的相當徹底,諸如有專門照顧種魚,負責採卵的業者;亦有專門培育魚苗的業者;甚至有專門培養餌料生物的業者;最普遍即一般養成出售的業者。

早年欲人工繁殖石斑魚,大多仰賴天然捕獲的種魚,但隨著台灣的海域環境日益惡化及普遍過漁結果,現今想再以野生的種魚進行繁殖已不太可能,且野生的石斑種魚多產於較深水域,外傷及減壓一直是一大難題,故唯有以人工環境培育健康成熟的種魚才是可行之道。具有前瞻性眼光的養殖業者,深知唯有經過馴化養成的種魚,才能確保種魚的產卵品質與數量不虞匱乏,且這些種魚尚可年年重覆使用。

若干研究雖已證明口服或埋植甲基睪固酮(Methyl-testosterone)可使雌性的瑪拉巴石斑魚、鱸滑石斑魚(E. tauvina)、七帶石斑魚(E. septemfasciatus)、雲紋石斑魚(E. bruneus)、青點石斑魚(E. fario)及點帶石斑魚提前性轉變為雄魚,惟據民間繁殖業者表示,其效果不如天然性轉變的雄魚來得好(指受精率及孵化率而言)。此外,可將雄魚之精液冷凍保存,以供人工繁殖之需。

以往進行人工繁殖大多採取注射賀爾蒙及人工授精方式為主,但由於石斑魚是屬於多次產卵的魚類,因此以人工授精的方法,其受精率及孵化率均不甚理想,同時種魚常因此種反覆操作程序而受傷致死。

arrow
arrow

    微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